簡單套利策略是一種試圖利用某期權的實際波動率與該期權的隱含波動率之間存在差異而進行套利的一種交易策略。
根據期權定價的B-S公式,期權價格的高低由標的證券價格、標的證券波動率、無風險收益率、到期時間、行權價格等因素決定。在其他要素不變的情況下,期權的定價取決于標的證券的波動性,標的證券波動率越大,期權價值越高標的證券波動率越大,期權價值越高。如果該證券價格的實際波動率與期權的隱含波動率不一致,那么該期權的預期價格就會與其實際市場價格之間存在差異。
如果某個期權對應的隱含波動率偏離過大,則說明該期權的價格被高估。一般而言,被高估的期權價格通常會逐步回歸正常價格,因此,投資者可以通過賣出價格被高估的期權獲益。同時,為了鎖定風險,投資者可再買入數量相同、同月到期、不同行權價、價格正常的同類期權(認購期權或認沽期權)進行風險對沖。這就是所謂的簡單套利策略。
簡言之,簡單套利策略就是賣出價格被高估的期權,同時買入相同數量、同月到期、不同行權價且價格正常的同類期權進行風險對沖,由此進行相關套利。
小例子
2014年4月1日,小張發現9月到期“上汽集團”的認購期權的隱含波動率相差很大:9月到期、行權價為11.00元的“上汽集團購9月1100”認購期權隱含波動率為69.86%,價格為4.49元,而同月到期、行權價為10.00元的“上汽集團購9月1000”認購期權的隱含波動率為49.87%,價格為3.291元。當天“上汽集團”的價格在14.00元左右。
經過分析,小張認為行權價為11.00元的認購期權隱含波動率過大,比“上汽集團”120日的歷史波動率(30.27%)大了約40%。所以,小張判斷該期權價格被嚴重高估。此時,小張選擇賣出一份被高估的行權價為11.00元的“上汽集團購9月1100”,同時買入一份估值正常的行權價為10.00元的“上汽集團購9月1000”,用來對沖賣出認購期權的風險。
通過運用簡單套利策略,無論期權到期時股票價格為多少,小張都可以從中獲益,且小張的最大收益為賣出期權和買入期權的權利金之差5995.00((4.49-3.291)*5000)元,最小收益為995.00(((4.49-3.291)-(11-10))*5000)元。注:本案例未考慮交易成本及相關費用。